開采
矸石排放
煤礦生產排放量最大的固體廢物, 也是中國工業(yè)固體廢物中產生量和堆積量最大的固體廢物, 產生量一般為煤炭產量的10%左右。中國煤矸石年排放量大約在1.5 億~2.0 億噸之間。截止2002 年底, 全國煤矸石積存量約34億噸, 占地2.6 萬公頃, 是中國工業(yè)固體廢物中產出量和累計積存量最大的固體廢物。2004 年, 全國煤矸石綜合利用量為1.35 億噸, 利用率54%。
礦井水的排放
在煤礦建設和生產過程中, 各種類型的水源水會通過不同的途徑進入巷道和工作面, 為了保證采礦安全, 防止水害發(fā)生,需將礦井涌水排出。據不完全統(tǒng)計, 在采煤過程中, 2004 年全國煤礦礦井水排放約30 億m³, 平均每噸煤涌水量約為2m³。資源化利用率僅占22%左右。
瓦斯抽放與礦井通風
在煤炭開采前和開采中抽放瓦斯氣, 是保證煤礦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將抽放的瓦斯排入大氣, 會產生強烈的溫室效應, 瓦斯中所含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大20 倍。另外煤礦在生產過程中, 井下巷道每秒鐘都需要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立方米的空氣, 它們主要是通過礦井通風來完成, 礦井通風同樣含有瓦斯, 并且還有大量粉塵。據近幾年有關評價估算, 全國煤層瓦斯資源量為3×106 Mm³。2002 年中國重點煤礦煤層瓦斯產生量為9773.37Mm³, 其中利用瓦斯量為517.49 Mm³, 利用率5%左右。
煤炭開采造成的生態(tài)破壞
傳統(tǒng)煤炭開采忽略其它共生、伴生礦物的開采、加工、利用, 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中國煤系共生、伴生20 多種礦產, 目前絕大多數沒有利用, 另外礦物的隨意存放丟棄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煤炭開采破壞了地殼內部原有的力學平衡狀態(tài)。引起地表塌陷, 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破壞。這種破壞使原有土地收益的減少或喪失, 同時也造成地表水利設施的破壞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每年因開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面積已達40萬hm2, 且平均每年以1.5 萬hm2 的速度增加。
作用
炭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總結為兩大主要用途:(1)動力煤,(2)煉焦煤。 我國動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動力煤
1) 發(fā)電用煤:我國約1/3 以上的煤用來發(fā)電,目前平均發(fā)電耗煤為標準煤370g/(kW·h)左右。電廠利用煤的熱值,把熱能轉變?yōu)殡娔堋?2) 蒸汽機車用煤:占動力用煤2%左右,蒸汽機車鍋爐平均耗煤指標為100kg/(萬噸·km)左右。 3) 建材用煤:約占動力用煤的1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為玻璃、磚、瓦等。 4) 一般工業(yè)鍋爐用煤:除熱電廠及大型供熱鍋爐外,一般企業(yè)及取暖用的工業(yè)鍋爐型號繁多,數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約占動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數量也較大,約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動力煤:冶金用動力煤主要為燒結和高爐噴吹用無煙煤,其用量不到動力用煤量的1%。
煉焦煤
我國雖然煤炭資源比較豐富,但煉焦煤資源還相對較少,煉焦煤儲量僅占我國煤炭總儲量27.65%。 煉焦煤類包括氣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為未分牌號的煤(占 0.55%);非煉焦煤類包括無煙煤(占10.93%),貧煤(占5.55 % ), 弱堿煤(占1.74%),不繳煤(占13.8%),長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號的煤(占13.80%)和牌號不清的煤(占1.06%)。 煉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煉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溫冶煉而成,一般1.3 噸左右的焦煤才能煉一噸焦炭。焦炭多用于煉鋼,是目前鋼鐵等行業(yè)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yè)的“基本食糧”。 中國是焦炭生產大國,也是世界焦炭市場的主要出口國。2003 年,全球焦炭產量是3.9 億噸,中國焦炭產量達到1.78 億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 年我國共出口焦煤1475 萬噸,其中出口歐盟458 萬噸,約占1/3。2004 年,中國共出口焦炭1472 萬噸,相當于全球焦炭貿易總量的56%,國際焦炭市場仍供不應求。2008 年我國焦炭產量總計約32700 萬噸,2009 年1月至9月焦炭產量25276.87萬噸。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鳳凰網財經”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財經頻道(010-84458352)聯(lián)系;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分享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