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學軍:防控金融風險的重點問題
2017-12-03 19:25:45
來源:鳳凰網財經
鳳凰網財經訊 2017年12月2日-3日,以“決策與市場”為主題的第六屆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邀請到政商學等各界嘉賓,圍繞十九大后中國經濟改革、金融和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等議題
于學軍
鳳凰網財經訊 2017年12月2日-3日,以“決策與市場”為主題的第六屆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行。會議邀請到政商學等各界嘉賓,圍繞十九大后中國經濟改革、金融和產業(yè)發(fā)展方向等議題進行探討。
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jiān)事會主席于學軍以“防控金融風險重點問題”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于學軍對當下應如何防范金融風險,提出了五點看法,具體包括:嚴格控制好貨幣信用總量;嚴格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力求保持在一個規(guī)范狀態(tài)和合理水平;調控好房地產市場,防止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的現象,回歸房地產的實際使用屬性;理順國有企業(yè)經營管理機制,控制其杠桿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不斷改進和完善金融監(jiān)管,建立有效的聯(lián)動協(xié)調機制,大力加強金融監(jiān)管能力建設。
當談及國有企業(yè)改革所面臨的問題時,于學軍表示:“不少國有企業(yè)看上去歷史悠久,規(guī)模龐大,設備先進,人才和技術領先,生產經營也處于正常進行當中,但是卻因為經營現金流出現斷裂而處在破產邊緣。這幾年發(fā)生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而對于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于學軍認為,部分國企可以輕而易舉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量信貸支持,其流動性通常依靠源源不斷的增加信貸來維持。這雖是一個優(yōu)勢條件,但也常會使國有企業(yè)處于一個危險境地。
于學軍認為,國有企業(yè)的改革是一個需要長期艱苦探索的過程,短期內應該著重加強以下三點:首先要做到主營業(yè)務清晰,深耕細作,形成具有技術優(yōu)勢的核心競爭力;其次應嚴格限制杠桿率水平,防止因其過度舉債而盲目擴張;第三是缺乏實際核心競爭能力的國有企業(yè)應下決心進行轉制。
以下為于學軍先生發(fā)言實錄:
于學軍: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今年的鳳凰財經峰會。此次峰會的主題是“穩(wěn)定與發(fā)展”。根據這個主題,我考慮再三,想就防控金融風險的重點問題以及平衡防風險、促發(fā)展等相關要求,提五點看法,與大家做一個交流。很巧的是,剛才我聽了前面四位嘉賓的發(fā)言,我的想法和他們有很多相似之處。看來,大家在這些問題上的看法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第一,要嚴格控制好貨幣信用總量。這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宏觀經濟管理當中最高層次、最具全局性、最為核心的問題。金融風險的積累,往往離不開貨幣信用過多過度膨脹的大環(huán)境。其實,這當中的道理也十分簡單,有點像皮和毛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貨幣信用急速而巨額膨脹,必然相應積累并伴隨著巨大風險。這也是國際上金融監(jiān)管機構判斷一個國家金融風險狀況的重要指標。2008年由美國引發(fā)的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百年一遇,其形成的重要根源,就是在此之前很長一段時期美國處于貨幣信用極為松馳的狀態(tài)。由于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那個時期實際上也出現了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問題。
但是,控制好貨幣信用的過度膨脹,在中國事實上是一件非常困難、極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任務。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轉型國家,雖已走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但是在體制機制中仍然存在諸多不適應現代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管理的結構性問題,不夠靈活、完善,市場缺乏彈性,常常難以解決,最后就會演化成為倒逼機制,需要依靠不斷的貨幣信用擴張加以消化、覆蓋。
對這類體制性問題,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平時就要嚴格管控,防患于未然。而等到問題反映出來再去調控,就會變得十分困難,往往處于兩難境地。即:繼續(xù)放松有可能發(fā)生更大的失控狀態(tài),引發(fā)更大的宏觀問題;如果收緊的節(jié)奏、力度把握不好,又容易出現流動性緊縮現象。這一點剛才的嘉賓也談到了。因此,調控好流動性是宏觀經濟管理中最重要的職責任務,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
第二,嚴格、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力求保持在一個規(guī)范狀態(tài)與合理水平。地方政府性債務居高不下,壓力山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一些地區(qū)因其債務過于龐大,出現"倒債"困難,形成的潛在金融風險不容忽視。所以,有序、有效地控制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至關重要。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政策和指導思想應當至少堅持兩條:1、總量和結構必須嚴加控制,始終保持在可持續(xù)的合理水平,絕不能失控;應設立嚴格的統(tǒng)計制度,在嚴格統(tǒng)計、監(jiān)測的基礎上,可設計多項債務指標的監(jiān)管紅線,嚴加防范。2、清理歷年來各部門所制定的各類關于控制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相關文件,進一步明確可以長期實行的政策,要嚴格有效、持之以恒、嚴格執(zhí)行,確實營造一個嚴肅的政策法規(guī)執(zhí)行環(huán)境。
第三,調控好房地產市場,防止出現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的現象,回歸房地產的實際使用屬性。自1998年中國實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來,總體上保持了房價持續(xù)上漲、房地產市場迅速擴大的發(fā)展格局;但有兩個階段房地產出現普遍大漲,即2009—2012年和2015—2016年,這兩個時期不少城市甚至房價翻倍。這與這兩個時期出臺的刺激性政策有關,導致房地產信貸大幅增加。此時房地產坐地起價,房價實際上成為一種貨幣符號。
房地產市場最忌泡沫化。一旦明顯出現泡沫化現象,社會上就會形成"炒房"盛行的局面;并火上澆油,進一步放大泡沫化程度,致使房地產出現螺旋上升的局面,積累起來就容易形成潛在的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這次美國的金融風險就由"次貸"危機引發(fā),而"次貸"就是房地產市場積累的風險。
對房地產市場政策來說,不應該與經濟增長過于緊密的捆綁在一起。否則,經濟下行時就會千方百計刺激房地產市場,用以拉動經濟增長;而經濟出現好轉時,就出臺政策控制房地產市場,限制其過快過高增長。要基于房地產的居住功能和實用屬性,政策目標應是長期的、持續(xù)的、穩(wěn)定的、規(guī)范的,而不能是短期的、功利化的。常常聽到有人說,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的經濟增長,應該適度分離。但是反過來說,宏觀調控政策也應當與房地產開發(fā)適當分離,不能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第四,理順國有企業(yè)經營管理機制,控制其杠桿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國有企業(yè)經常講一句話,叫做“做大做強”,我聽許多國有企業(yè)的領導在不同的場合講:我們"大而不強"。這的確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為什么呢?我覺得這與國有企業(yè)的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直接相關。國有企業(yè)的經營宗旨在于做業(yè)績,類似于地方政府官員做政績,實質上是一個道理。所以,就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再大的國有企業(yè),除了龐大的資產負債表之外,財富或流動性卻普遍不足,這使不少國有企業(yè)看上去歷史悠久,規(guī)模龐大,設備先進,人才和技術領先,生產經營也處于正常進行當中,但是卻因為經營現金流出現斷裂而處在破產邊緣。近年來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國有企業(yè)的國有背景,政府為其作背書,經??梢暂p而易舉地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大量信貸支持,使其流動性通常是依靠源源不斷的增加信貸來維持。這本來是國有企業(yè)的一個優(yōu)勢條件,但卻常使國有企業(yè)極易受到宏觀信貸環(huán)境變化的重大影響。即:當宏觀調控處于寬松時期就容易出現過度借貸、資金泛濫的現象;而一旦宏觀政策收緊、信貸嚴控時,又易陷入資金緊張、危機四伏的狀態(tài)。
對于國有企業(yè)的改革,我認為一定需要長期艱苦探索的過程,難以一蹴而就。短期內應當至少加強三點:
1、要做到主營業(yè)務清晰,深耕細作,形成具有技術優(yōu)勢的核心競爭力;而不能漫無邊際地到處擴張,過多從事一些與主營業(yè)務無關的經營項目。那樣常常會出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等混亂現象,容易造成管理失控。
2、嚴格限制杠桿率水平,防止因其過度舉債而盲目擴張,從而成為"僵尸企業(yè)"。
3、在市場充分競爭的領域,對那些缺乏實際核心競爭能力的國有企業(yè),應下決心進行轉制,包括我們經常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有效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以上我講的第二、第三、第四點,是地方政府性債務、房地產市場、國有企業(yè)的情況和問題。這三個方面也正是這一輪我國貨幣信貸擴張中,增長最快、杠桿率上升最高的領域,自然也成為防范金融風險需要特別關注的重點。
第五,不斷改進和完善金融監(jiān)管,建立有效的聯(lián)動協(xié)調機制,大力加強金融監(jiān)管能力建設。這方面大家一直比較關注的有關于金融發(fā)展穩(wěn)定委員會的設立,以及央行和監(jiān)管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有關"大資產"統(tǒng)一監(jiān)管標準等問題,我不展開講了??傮w上看,我國的金融監(jiān)管確實在不斷的完善當中。
限于時間,我就講以上五點。僅是個人的觀察和看法,盡可能客觀和真實。但的確是一孔之見,不對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A股復盤大師【fupan5988】:關注這個號的人都在股市賺錢了,資深分析師為你揭秘后市操作策略,次日熱點早知道,讓你提前布局,盡情在股市賺大錢。ps:定期抽大獎!


[責任編輯:榮辛 PF049]
責任編輯:榮辛 PF049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華安逆向策略
鳳凰點評:
業(yè)績長期領先,投資尖端行業(yè)。
為您推薦
鳳凰證券官方微信
視頻
-
李詠珍貴私人照曝光:24歲結婚照甜蜜青澀
播放數: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歲,三版“小龍女”李若彤劉亦菲陳妍希悼念
播放數:3277
-
章澤天棒球寫真舊照曝光 穿清華校服膚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數:143449
-
老年癡呆男子走失10天 在離家1公里工地與工人同住
播放數:165128
財富派
戰(zhàn)火鍛造的富蘭克林家族
點擊數:1378761
奧巴馬拒住的酒店原來是中國人的
點擊數:1398712
為什么這個90后是未來的扎克伯格?
點擊數:1765508
陳曦:琴與弓的生活美學
點擊數:1928339